〈荷蘭Schouten「創新纖維技術」問世!讓植物肉口感升級、還能減少碳排〉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談到植物肉時,消費者最關注的一大問題就是口感。雖植物肉的發明和上市已行之有年,但多年來,這些肉類替代品往往因為口感不佳而飽受消費者批評,要不就是質地乾燥易碎,要不則是過於爛糊狀不成形、缺乏嚼勁。
放眼全球,有高達75%的消費者對於植物肉產品質地的重視和對動物肉一樣多,然而實際上卻只有約60%的人對植物肉的質地感到滿意。因此,食品公司競相研發擁有完整肌肉結構的替代肉品,好讓肉吃起來更接近傳統肉。
2024年一項對1500人進行的調查也發現,42%的美國人因為認為植物肉的口感不好,而不會選擇在餐廳用餐時吃替代肉品。在德國,有26%的人表示,如果植物性產品的味道和口感能做到和原食物相同的還原度,他們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購買這些替代品。
針對這些需求,荷蘭的替代蛋白研發先驅Schouten食品公司開發了一種新的纖維技術,這種技術有望能提升替代肉品的質地。這項纖維技術首先應用於雞排的生產上,目前已成功上市並供應給餐飲業相關客戶。
Schouten解釋,許多肉類替代品的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並經過非必要的加工。對此,Schouten開發了一種叫做NewTexture的新型纖維技術,使用這種技術生產的肉品據稱能替代傳統肉品等有紋理的蛋白質,提升替代肉品的質感,且製造的碳排放比既有的生產技術更少。
透過這種新纖維技術,Schouten以大豆和小麥蛋白製成雞排。據品牌稱,這款雞排不僅改善了口感,也還原出了傳統雞肉的多汁口感和淺白的色澤。除了視覺和質地上的特性之外,這款雞排還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每100克含有12克蛋白質、近5克纖維、而僅含飽和脂肪1.2克。Schouten表示:「替代肉品有時會因烹調不當而變得有點乾柴。我們的產品能改善這些問題並讓肉保持多汁,吃起來更美味!」除了內容物之外,Schouten對於自己的包裝也感到相當自豪,表示整體產品的包裝非常到位,並認為這有助於將產品類別提升至新的高度。
除了Schouten之外,其他著手於改善纖維技術來推動替代肉品創新的公司還包括德國的Project Eaden和美國的Tender Foods,這兩家公司都在使用纖維紡絲技術。
Schouten作為一間家族企業,自1990年以來就開始生產肉類替代品,屬於市場上的早期推動者之一。它擁有廣泛的產品線,具超過50個國家的客戶,從超市自有品牌到品牌、製造商和快餐連鎖店無所不包。其於2021年初首次進軍海鮮替代品市場,推出了純素鮪魚產品,幾個月後又推出了植物性雞肉和牛肉的新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Schouten除了替代肉品的產線之外,還推出了另一條Variations產品線。這類產品並不意在模仿肉類,因為Schouten並不認為這是替代肉品唯一的樣貌。他們相信,用豆類和蔬菜也可以開發出優質的高蛋白產品,這些產品可以因為美味性和營養價值而獨立存在市場中,並且不需要有對應的替代肉類。
然而,為了讓傳統肉食愛好者更常消費替代肉品,Schouten認為替代肉的產線仍非常重要,必須持續研發並提升這條產線的品質。於是,Schouten還推出了一系列菌絲體蛋白(mycoprotein)產品,旨在推廣營養價值高、但碳足跡和加工更少的產品。
同樣的趨勢也可見於替代性蛋白產業中。全球最大的植物肉公司之一Beyond Meat 2024年6月推出了Sun Sausages以回應消費者對全食物的需求。這種香腸不是作為肉類的仿製品,而是由蔬菜和豆類作為植物性蛋白質來源。Beyond Meat近日也表示即將推出一款以菌絲體為基礎的牛排,以為消費者提供符合潔淨標籤的選擇,可預見生產低碳、低加工的替代性蛋白將會持續是食品產業未來趨勢。
Beyond Meat 2024年6月推出以蔬菜和豆類作為植物性蛋白質來源的新產品Sun Sausages。(圖片來源:Beyond Meat官方臉書粉絲專頁)
民視新聞網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4926W0003?fbclid=IwY2xjawF4ps5leHRuA2FlbQIxMQABHYV1xGvtzJJvjye8PoL4cfwqBlffYbeIgPKYEmEjOoU-87uqUbK9w4nNDg_aem_cDtHSwZg6b2K8mt6oS_TlQ
〈荷蘭Schouten「創新纖維技術」問世!讓植物肉口感升級、還能減少碳排〉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動物皮革的終結?從蘋果廢料到真菌,素食皮革市場增長達37.4%〉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因應對動物皮革及塑膠皮革的可持續替代需求,素食皮革市場迅速崛起。根據IDTechEx的十年市場預測,從2024年至2034年,素食皮革產業的生產能力將以每年37.4%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快速成長。
皮革因其耐用性、強度及美觀而廣受歡迎,然而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動物皮革的年產量超過200億平方英尺,這不僅大幅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也加劇了森林砍伐。此外,皮革鞣製過程中釋放的有害化學物質與氣體,如鉛、鉻、砷及致癌的芳香胺,也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而塑膠製成的素食皮革雖然成本較低,但因使用石化原料、不具生物可分解性,且會產生微塑膠污染,環保效果同樣堪憂。
為開發可持續的動物皮革替代品,全球已投入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並已有許多技術成功突破,準備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提供大規模的替代材料。
IDTechEx指出,目前有超過70家公司正致力於開發動物及塑膠皮革的素食替代品。這些公司多數成立於過去3到5年間,從小型初創公司到已獲得數億美元資金的大企業,涵蓋了廣泛的規模與研發能力。
生物基皮革替代品的價格、強度、耐用性及外觀各不相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以真菌根部(菌絲)製成,形成類似動物皮革的網狀結構。著名公司包括MycoWorks(Reishi材料)和Bolt Threads(Mylo皮革),此外還有義大利品牌SQUIM的Ephea,專注於奢侈時尚及汽車產業,提供獨特的無動物替代材料。根據研究,菌絲皮革因其耐用及環保特性,被視為可持續材料中的新興競爭者。
利用植物纖維或漿料製成,模仿傳統皮革的特性。儘管在生產規模上面臨挑戰,但越來越多的創新者利用如香蕉、蘋果廢料、鳳梨、仙人掌、甘蔗等各種植物廢料來製造環保皮革。
透過發酵技術利用細菌等微生物製造。例如美國的生物材料新創公司GOZEN,已開發出應用於時尚、汽車及家居用品的新型面料;墨西哥初創公司Polybion則利用食物廢料發酵生產Celium,一種高品質的動物皮革替代品。
這類材料是真正由動物皮膚細胞培養而成,屬於真正的動物皮革。該領域的公司包括美國的VitroLabs、荷蘭的Qorium,以及新加坡的ProjectEx等。
根據IDTechEx的報告,許多菌絲和植物基皮革公司已開始擴大生產,並著手建立大規模工廠。許多知名品牌如Zara、Burberry、H&M、Hermes、Nike和Ganni等都已與生物基皮革新創公司合作,汽車產業如BMW、賓利、Hyundai和Volkswagen也在內部升級為可持續材料。根據PETA調查,全球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開始提供素食車內裝選項。
素易網 素食新聞 https://www.suiis.com/news/article/1810?fbclid=IwZXh0bgNhZW0CMTEAAR0-M8rZ_UXLlNUHANgLSU4j2pE-nOud2D8TO05Su57tR4JRiO0Pm_9oIt0_aem_3WfG0dR-TjyoB30bg9SUBA
〈動物皮革的終結?從蘋果廢料到真菌,素食皮革市場增長達37.4%〉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吃素抗老!科學證實植物性飲食顯著降低老化速度八週見效〉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文 /素易 生活健康
一項新研究發現,植物性飲食能顯著減少外觀遺傳年齡加速的現象,實際上有效延緩生物老化過程。
此項研究對象為21對39歲的雙胞胎,其中一位雙胞胎採取健康的純素飲食,另一位則維持均衡的雜食飲食。經過短短八週後,食用植物性飲食的雙胞胎,其外觀遺傳年齡加速現象大幅降低,且平均比肉食組減少了兩公斤的體重。
研究還發現,植物性飲食者在系統性疾病的主要指標上,如發炎、心臟、肝臟、新陳代謝及荷爾蒙系統,皆顯著改善。研究作者指出,這與先前的科學文獻一致,證實了植物性飲食因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及抗發炎特性,具抗老化效益。
此外,研究也引用了先前的研究,證實純素飲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並能調節荷爾蒙問題及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狀況。
這項研究中的素食雙胞胎攝取較少的飽和脂肪、更多的多元不飽和脂肪及纖維,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體重減輕一起,促成了年齡加速減少的效果。然而,還需進一步研究來探討植物性飲食為何能帶來如此顯著的益處。
全球各地越來越多專家認同植物性飲食的健康益處。今年以來,奧地利、德國及挪威等國紛紛更新飲食指南,推薦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並減少肉類攝取。
德國營養學會(DGE)於今年六月修訂其對純素飲食的官方立場,宣布純素飲食對健康及環境均有益處。近期的研究也強調,植物性脂肪較動物性脂肪有更多好處,且植物性硝酸鹽的健康效益也高於動物來源。
ProVeg 的國際營養與健康負責人 Anna-Lena Klapp 表示:「當談到健康且可持續的飲食,國內外的專家一致認為應優先選擇植物性食物。」
素易 https://www.suiis.com/news/article/1805?fbclid=IwZXh0bgNhZW0CMTEAAR0e90bHlLy4F7tNg4B7OY6FIfc_-gYDVBScZG2ipZWuOF8ypdZ4Ws4sjKo_aem_ujgJ867vzjmD528lWKWXgA#fadeandscale_menu
〈吃素抗老!科學證實植物性飲食顯著降低老化速度八週見效〉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上勝町,一個致力於垃圾100%回收利用的「零廢棄」小鎮〉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自從20年前提出「零廢棄」目標以來,通過不懈的努力,上勝町的廢棄物回收利用率已達日本國內領先水準,還作為引入永續生態系統的成功個案備受海外關注。如今,這個人口僅1415人的小鎮,以「零垃圾」運動圖振興,邁向了下一個大挑戰。
2020年5月30日日本「零垃圾日」那天,上勝町「零廢棄」運動基地——上勝町零廢棄中心(以下簡稱「零廢棄中心」)正式開放。零廢棄中心的建築以回收居民垃圾的回收站為/主,同時設有交流大廳、辦公室兼實驗室及住宿設施等。在居民免費提供不用物品的「轉轉商店」,每月約有550公斤的不用物品找到新的歸宿。
從德島市區驅車約1小時便可到達上勝町。全町742戶人家散佈於山間。2003年,上勝町成為首個提出「零廢棄宣言」的地方政府。20年來,上勝町貫徹廢棄物減量化(Reduce)、廢棄物再利用(Reuse)、廢棄物資源化(Recycle)的「3R」原則,成功於2021年度將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79.9%,遠遠超過日本全國平均水準19.9%。
尤其引發熱議的是上勝町獨特的垃圾分類法,這裡的垃圾類別多達45種。上勝町還被日本內閣府選為「SDGs未來城市」,國內外考察團因此絡繹不絕。如今,上勝町仍在致力於進一步減少垃圾,並不斷為此推出新項目。儘管舉全町之力推進「零廢棄」運動,上勝町也終究未能如願地在2020年實現「零垃圾」的目標,廢棄物回收利用率止步於8成。與此同時,人們也意識到,要想攻克剩下的2成難關,僅靠消費者的努力是很難做到的。因此,上勝町制定了面向下一個10年的「零廢棄鎮計畫」,明確了包括「減輕居民負擔」在內的新目標。
從空中俯瞰,上勝町零廢棄中心呈問號形狀,其中弧形的部分正是垃圾回收站
這面像拼布一樣的牆是廢棄物再利用之作,由舊政府大樓和居民家不再使用的540扇窗戶拼接而成
2020年5月30日日本「零垃圾日」那天,上勝町「零廢棄」運動基地——上勝町零廢棄中心(以下簡稱「零廢棄中心」)正式開放。零廢棄中心的建築以回收居民垃圾的回收站為主,同時設有交流大廳、辦公室兼實驗室及住宿設施等。在居民免費提供不用物品的「轉轉商店」,每月約有550公斤的不用物品找到新的歸宿。
像古董店一樣的「轉轉商店」
可用於舉辦活動、培訓、會議的交流大廳
住宿設施問號飯店(HOTEL WHY)以體驗零廢棄生活為賣點。整棟建築充分利用了廢棄木材,傢俱也都是舊物翻新而成,整潔、清新的現代風格大獲住客好評。
飯店的房間裡沒有電視,整個上勝町既沒有超市也沒有超商。這裡唯一不缺的就是豐富的天然資源。在當代社會,「什麼都沒有」反而成為一種「奢侈」。飯店的運營理念便是讓住客沉浸在這種「奢侈」的環境中思考環境問題,而這一理念也獲得了市場的正面反響。儘管飯店開業於疫情期間,但3年累計住客人數已經超過了上勝町的人口。
問號的那一點便是問號飯店
飯店為2樓為通頂式設計,共4間客房,最多各住4人
房間裡配有垃圾提籃,並且按住宿期間容易產生的垃圾種類貼好了分類標籤。住客須自行帶到垃圾回收站丟棄
零廢棄中心是上勝町的標誌性建築,如今也已成為觀光資源。運營負責人大塚桃奈告訴我們:「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這個地方一直是垃圾野外焚燒場。」
大塚桃奈是零廢棄中心運營公司的CEO(Chief Environmental Officer)
由於環境問題相關法規的執行力度加強,在野外焚燒的垃圾處理方式被叫停。1997年,上勝町開設了「日比谷垃圾站」,居民自帶垃圾分類投放的做法就始於此。最初的垃圾類別為9種,但第2年達到22種,成長了一倍以上。到了2001年關閉焚燒爐時,進一步類別細化為35種。
居民在家中進行的垃圾分類。人們先用紙袋等進行大致歸類,再帶到垃圾回收站分類投放
細化垃圾分類勢必增加居民負擔。據介紹,為了獲得居民的理解,町政府工作人員走遍町內55個村落,向居民進行了細緻的說明。
最成問題的是佔據家庭垃圾總量4成之多的廚餘垃圾。如果沒有這些容易腐爛、發臭的垃圾,居民需要丟棄的垃圾數量和頻率就能減少,負擔也就不那麼重了。於是,町政府呼籲每家每戶都安裝堆肥器,利用這種裝置將廚餘垃圾分解後轉化為堆肥。為此,政府提供專項津貼,居民僅承擔1萬日圓即可購買市場價5萬日圓的電動堆肥器。如今,上勝町堆肥裝置的普及率達到約80%。
電動堆肥器。堆肥無任何異味
大塚桃奈稱:「在上勝町,居民的房子散佈於山間,挨家挨戶收垃圾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此,通過普及堆肥器大量削減廚餘垃圾的做法是一個突破性的舉措。由於農戶多,堆肥也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當地有大量的杉樹,杉木屑正好被用來製作堆肥。再者,這樣一來,沒有廚餘垃圾和焚燒爐的垃圾回收站就能保持潔淨、不臭的環境,也正因此,挨著垃圾回收站建飯店的想法才得以實現。這的確是一項一舉多得的舉措。
廚餘垃圾搖身變成農肥
上勝町秉承「分了類就是資源,混在一起就是垃圾」的理念,現行垃圾類別達45個。除了把衛生垃圾和橡膠製品等不得不焚燒的垃圾委託給垃圾處理公司外,其餘絕大多數廢棄物都實現了循環利用。
如果居民在分類上遇到問題,零廢棄中心的常駐工作人員會提供幫助
明確標注不同類別垃圾的處理費用或回收價
液體洗滌劑的容器由花王公司回收利用,牙刷由獅王公司回收利用
「換到了三個積分!」居民滿面笑容地說。積累積分也成為他們時不時來一趟的動力
同時,町內的餐飲店也積極地參與到推進「零垃圾」的運動中,致力於廢棄物減量化。例如,充分利用市場上無法流通的非標準規格食材,停止提供一次性擦手巾,利用顧客自帶的水杯上茶,等等。上勝町目前有5家店鋪獲得了「零廢棄認證」,這一認證制度正是發源於上勝町。
在「零廢棄認證」8項標準中,Cafe polestar符合7項。店鋪門口貼有認證標識
儘管舉全町之力推進「零廢棄」運動,上勝町也終究未能如願地在2020年實現「零垃圾」的目標,廢棄物回收利用率止步於8成。與此同時,人們也意識到,要想攻克剩下的2成難關,僅靠消費者的努力是很難做到的。因此,上勝町制定了面向下一個10年的「零廢棄鎮計畫」,明確了包括「減輕居民負擔」在內的新目標。
該計畫的支柱性舉措之一是「與企業和研究機構合作實現經濟循環」。眼下,在上勝町,人們有強烈的消費者「使用責任」意識,一些致力於踐行「製造責任」的企業也紛紛表達了合作意願。飲料巨頭三得利正是其中之一。
日本的寶特瓶回收利用率達86%,這在世界範圍內屬於相當高的水準,但把回收的寶特瓶重新製造成寶特瓶的比例即橫向回收率僅2成左右。三得利已經將這一比例提高到近5成,並致力於在2030年之前實現其全球範圍所有寶特瓶100%永續利用(即僅使用回收的材料或植物性材料製作寶特瓶)。三得利與上勝町簽訂了合作協定,將從2024年4月起,有償收購上勝町回收的寶特瓶,充分利用資源。
5月29日,三得利與上勝町的相關負責人在零廢棄中心的辦公室兼實驗室簽訂了協議
計畫的另一個支柱是「培養零廢棄人才」。然而,上勝町的人口已不足1500人,面臨著嚴峻的人口過疏化問題。對此,大塚桃奈表示:「我們希望町內外的交流活躍起來,把與零廢棄相關的主意與技能都匯集起來。」她本人其實也是從神奈川縣移居而來的。據她介紹,她在海外學習時裝期間,對永續生產理念產生了興趣,2020年大學畢業後就移居到上勝町並在這裡就業了。
目前,在零廢棄中心和飯店工作的約20名職員中,本地人和移居者各占一半。移居者以年輕人為主,他們與本地人交流的途徑是參加當地廟會,幫農戶採茶、做農活等。
另一方面,占上勝町人口半數以上的老年人也都老當益壯。在零廢棄中心旁邊有一家由長照預防中心經營的舊物翻新雜貨店「轉轉工房」,擅長手工製作的老人們在這裡施展能力。此外,年銷售額超過2億日圓的地方產業「樹葉經濟」的發展趨勢也非常喜人,而承擔了種植和採摘用於日本料理擺盤裝飾用葉子的人,大多也都年過了70。
「轉轉工房」出售一些利用和服布料等升級改造的衣服和小物件等
長達20年的「零廢棄」運動為上勝町帶來了旅遊、移居、地方產業等紅利。這說明一個遠大的目標同時能夠成為構建永續村鎮的手段。壯健的老年人和包括移居者在內的年輕人齊心協力,上勝町實現美好的「零垃圾鎮」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採訪、攝影、撰文:藤原智幸(nippon.com編輯部)
標題圖片:上勝町零廢棄中心,由中村拓志設計,獲得2021年度日本建築家協會環境建築獎等多項大獎 ©Transit General Office Inc.
nippon.com 走進日本 https://www.nippon.com/hk/guide-to-japan/gu900257/?pnum=4
〈上勝町,一個致力於垃圾100%回收利用的「零廢棄」小鎮〉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英國奧運自行車銀牌得主表示,純素食讓她騎得更快〉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英國首位巴黎奧運自行車獎牌得主相信,轉為純素食者使她成為了騎更快的騎手。
安娜·亨德森在法國首都濕滑而危險的奧運會公路比賽計時賽中,意外獲得第二名。
這位25歲的騎手,過去曾積極宣傳她的純素食生活方式,並表示這對她的自行車生涯有很大幫助。
她在2021年表示,她曾是「最大的肉食者之一」,直到最終決定採用植物性飲食。
「我曾經覺得,我絕不會成為素食者,我喜歡肉。但我認為我們都將肉和動物分開了」,她在接受《Rouleur》自行車雜誌採訪時說道。
「我建立了這種聯繫,然後我再也不能吃肉或任何動物產品。」
然而,亨德森表示,自從她放棄肉類後,她沒有感受到任何負面影響,反而感覺她騎車的速度更快了。
她補充說:「我沒有感到任何不同,我感覺更好。我更快,身體也更苗條,我喜歡這種感覺。」
亨德森為職業車隊Jumbo Visma-Lease a Bike效力,她先前曾表示車隊對她的選擇非常支持。
她還說:「實際上,成為純素食者非常簡單。我認為騎手們害怕這會很困難,但在我看來,我完全沒問題,這是一段非常好的經歷。」
她唯一的遺憾是職業車隊中沒有更多騎手採用相同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巨大的轉變。我希望更多的騎手能儘快改變。」
亨德森表示,自從她放棄吃肉以來,沒有感受到任何負面影響。圖片來源:Zac Williams/ SWpix.com/Shutterstock
亨德森在澳大利亞的選手格雷斯·布朗(Grace Brown)之後抵達終點。她表示:「我沒意識到比賽的車道有多麼滑,直到我騎上了賽道。」
「有一瞬間,我想我可能會在某一個轉角輸掉整個奧運會比賽,所以我一定要掌控全場,並在直道上爭取時間。」
亨德森最後在巴黎奧運32.4公里的比賽中,以41分鐘10.7秒完成,比獲得金牌的布朗選手成績晚了1分31秒。
亨德森並不是唯一一位純素食的職業車手。
前澳大利亞車手亞當·漢森(Adam Hansen)完成了創紀錄的20次連續大環賽,他也表示他的純素食飲食對他的長期健康至關重要。
「每次做血液檢測時,團隊總是對我的結果感到驚訝,因為我的血液指標是最健康的」,他說。
「醫生們總是說我的檢查結果是他們見過最好的。」
伊莉莎白·迪根(Elizabeth Deignan),她將在今年的公路賽中與亨德森同場競技,她也是一名素食者。圖片來源:Luc Claessen
英國的伊莉莎白·迪根(Elizabeth Deignan),今年將與亨德森一起參加公路賽,她在十歲時就已成為素食者。
在「女性環法」比賽中,騎手每天需要攝入大約5000卡路里的熱量,以應對比賽的艱巨要求。
為了保持每日的卡路里攝取量,素食騎手被建議多吃,並且吃得更頻繁。
騎手可食用堅果、種子或酪梨來獲取健康脂肪,還應在騎行後的四小時內攝入高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
高糖指數食品包括騎手常吃的米餅、麵包圈和大多數早餐穀物。
公路騎手還需要高水準的蛋白質或氨基酸,以在長時間訓練後,能迅速恢復。
他們面臨的問題是植物蛋白含量相對較低,而且很少提供人體生長和恢復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
植物性蛋白的生物學價值也低於動物蛋白。這意味著吸收較少,因此必須攝入更多,以滿足運動員飲食中的蛋白質標準。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騎手需要攝入大量的全食物,如穀物、豆類、堅果和種子。
The Telegraph https://www.telegraph.co.uk/olympics/2024/07/27/britains-olympic-cycling-medal-winner-vegan-go-faster/
〈英國奧運自行車銀牌得主表示,純素食讓她騎得更快〉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研究揭示植物來源硝酸鹽降低死亡風險,動物性硝酸鹽則相反〉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文 / 素易網
澳洲艾迪斯科文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 ECU)的研究揭示了植物來源的硝酸鹽可降低包括心臟病和癌症在內的多種死亡風險。相反的,動物產品和加工肉類中的硝酸鹽則會增加死亡風險。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廣泛存在於食物和飲料中,其來源可以是植物、加工肉類(作為添加劑)、飲用水或動物產品。這些化合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因其來源不同而各異。
為了解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健康影響是否因其來源而有所不同,研究分析了丹麥飲食癌症與健康研究中52,247名參與者的數據,並根據食物成分資料和飲用水質量的國家數據庫計算其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攝入量。研究結果顯示,硝酸鹽的來源確實重要。
研究發現,適量至高量攝入富含硝酸鹽的蔬菜可以降低14%至24%的總體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相關死亡率。蔬菜中的抗氧化劑將植物硝酸鹽轉化為一氧化氮,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然而,來自其他動物性來源的硝酸鹽可能會轉化為具有致癌性的亞硝胺。例如,研究指出,攝入較高量的動物來源硝酸鹽會分別增加9%和12%的總體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率。同時,動物來源亞硝酸鹽則分別與增加25%、29%和18% 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相關死亡率。
對於加工肉類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研究顯示,這些化合物會增加12%至22%的癌症相關死亡風險。
有趣的是,攝入較高量自來水來源硝酸鹽的參與者與總體和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率增加有關,但不影響癌症相關死亡率。
雖然研究無法確定植物性硝酸鹽是促進健康的唯一因素,因為蔬菜還含有其他與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風險相關的化合物,但研究強調多攝入富含硝酸鹽的蔬菜以降低死亡風險的重要性,並建議減少加工肉類的攝取。
Dr. Nicola Bondonno表示:「簡單來說,硝酸鹽進入體內後可以沿著兩條途徑代謝。一種途徑是形成一氧化氮,這有助於改善血流量、降低血壓並支持整體心血管健康。但硝酸鹽也可能沿著另一條途徑,形成一組被稱為亞硝胺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被認為具有致癌性,與癌症有關。蔬菜中的抗氧化化合物被認為能推動硝酸鹽朝向第一條途徑。」
【參考資料】
赤易網 https://www.suiis.com/info/article/696#google_vignette
〈研究揭示植物來源硝酸鹽降低死亡風險,動物性硝酸鹽則相反〉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21世紀新食代 植物海鮮風靡全球預估市值將達到21.9億美元〉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根據本月剛出爐的Value Market Research市場報告預測,2024年至2032年期間,全球植物性海鮮市場將以驚人的年複合成長率43.5%攀升。與此相呼應,Fact MR在去年6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也預期,2023年至2033年期間,該市場將以28.1%的年增長率飆升,總市值將達到21.9億美元。
植物性海鮮是透過天然植物性原料精心還原出傳統海鮮的風味、口感與外觀。消費者需求與環保意識抬頭、健康飲食考量、產品種類逐漸豐富,以及飲食文化的持續演進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動了這股新興市場的高速成長。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為了動物福利、環境保護與健康理由,紛紛將植物性食品納入日常飲食。與動物性食品相比,植物性食品不僅對環境永續性有更佳助益,更能避免過度捕撈帶來的生態浩劫。同時,相較於一般海鮮所含的飽和脂肪、膽固醇和重金屬汙染,植物性海鮮營養價值更高,深受健康意識消費者的青睞。
總體而言,植物性海鮮的營養成分較動物性海鮮來得平衡,只是某些特定營養素如omega-3和維生素D的含量可能略低。有識之士已率先行動,透過補充營養素強化產品,彌補此一缺陷。同時,許多植物性食材本身即蘊含omega-3等有益營養,足以滿足人體所需。
現階段,北美是全球最大的植物性海鮮消費市場。不過,歐洲同樣風起雲湧,預計到2032年時其植物性海鮮市場將超越4億美元的龐大商機。就連在德國,兩年內就有高達623%的植物漁產品銷售額激增。
亞洲傳統美食中,海鮮文化源遠流長。雖然植物性海鮮在亞洲市場發展相對緩慢,可是有分析指出,高達21%的亞洲消費者表示從未在當地食品店看過相關產品。未來,隨著亞洲地區對海鮮需求持續高漲,植物性海鮮替代品勢必大有可為。
〈21世紀新食代 植物海鮮風靡全球預估市值將達到21.9億美元〉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永續環保零碳綠建築 低碳水泥大行其道〉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為了掌握2030年建築淨零排放常態化的商機,全球水泥業者日益重視環保,紛紛投入低碳水泥的研發與生產。台灣兩大水泥龍頭台灣水泥和亞洲水泥,也不落人後。台泥結合低碳建材及轉投資綠能事業,建立低碳新能源整合方案,提供完整配套與碳知識服務;亞泥則計劃進一步開發可減碳50%的三元水泥。
水泥是人類建築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運用範圍廣泛,需求量非常大。不過製造水泥的過程卻會造成嚴重空氣汙染。經濟部工業局指出,水泥製造屬於耗能源工業,每生產1公噸水泥,其消耗的能源費用佔生產成本的15%以上;且製造過程所產生的物質會造成空氣汙染。
為了降低水泥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也為了因應全球淨零目標,水泥和建築業界積極尋求環保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低碳水泥在這個趨勢下,成為綠建築的重要材料之一,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和廣泛採用。
台泥集團表示,因應淨零碳排趨勢,台泥積極布局低碳水泥市場已有一段時日,該公司推出全新Total Climate系列低碳水泥,其中卜特蘭石灰石水泥可減碳15.4%,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混凝土則以50%綠色配比產製,且可與傳統混凝土藥劑完全相容,可使用於一般建築及工程中。
台泥指出,公共工程生命週期中,水泥及混凝土碳排占逾5成;建築物生命週期中,水泥及混凝土碳排則占20%。為了降低碳排放,台泥結合旗下低碳建材、綠色能源事業部門,提出低碳新能源整合方案,涵蓋建築全生命週期完整服務,以降低水泥及混凝土在建築生命週期中的碳排放量。台泥已訂定目標,至2026年100%產銷低碳水泥及混凝土,展現推動低碳的高度決心。
另一方面,亞泥也宣布在研發低碳水泥取得重大突破。亞泥在2023年12月舉辦的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首度公開其在科技與減碳方面的創新製程。亞泥指出,旗下墁砌水泥與石灰石水泥,已通過台灣認證並開始小量銷售。墁砌水泥為袋裝水泥,使用在美邊、抹面等,主要降低熟料使用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每噸可降低排碳量達18%。而石灰石水泥為散裝水泥,應用在混擬土與結構,使用石灰石添加以減少熟料使用,該產品具有較高的抗滲透與耐久性,可降低13%溫室氣體排放。未來,亞泥計劃進一步開發可減碳50%的三元水泥,以應對全球對低碳水泥不斷成長的需求。
亞泥表示,作為台灣低碳水泥最早的推廣者,亞泥的低碳水泥銷量近年不斷攀升,以墁砌水泥為例,2021年初期達1,500噸,2023年全年預計銷售2萬8,000噸,顯示市場對低碳水泥接受度提高。今年亞泥兩項低碳水泥產品佔內外銷合計銷量5%至10%,法人預估2025年將達到25%至30%。未來在規模化量產下,產品毛利將較一般水泥高出甚多,一方面有助於提高產品競爭力,且可改善產品組合與獲利能力。
低碳水泥近年來在歐洲也大受歡迎,台泥積極布局歐洲低碳水泥市場的行動,對其營運帶來了明顯挹注。依台泥2月28日公告的2023財報,其稅後純益79.98億元,較前一年度大增48%。去年台泥的獲利表現中約45%來自歐洲低碳水泥事業貢獻。台泥指出,歐洲水泥市場當中,進口水泥長年佔一定比例,2026年歐盟CBAM上路後,不管本地水泥或者進口水泥,低碳都將成為進軍歐洲市場的主要競爭力。
台泥和亞泥是台灣水泥業的兩大龍頭代表,它們積極投入低碳水泥的研發與生產,為環境保護貢獻了重要力量,也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獲利。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這兩家公司在低碳水泥領域的努力,將為其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商機。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312070161.aspx
〈永續環保零碳綠建築 低碳水泥大行其道〉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植物性飲食銷售將迎來爆炸性成長〉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彭博社研究指出,根據目前的銷售成長率推估,2030年前植物性替代產品銷售額可望達到1620億美元,佔全球蛋白質市場7.7%,由於創新與生產力增加、零售價格下降以及銷售管道增加與消費者接受度提高等因素,植物性替代產品銷售成長將超越傳統產品。
根據彭博社情進分析,植物性飲食中,蔬食肉、魚替代產品將可佔市場5%,而植物奶市場已趨於成熟,佔總體乳製品市場10%,其他替代乳製品,包括優格、冰淇淋、起司或奶油雖然規模較小,但也有助於整題增長,而其他植物性調味品、沙拉醬及植物蛋等產品未來幾年也可望有十倍的成長率。永續性是植物奶高成長的原因之一,相較於牛奶,植物奶在土地與水資源利用、溫室氣體排放等方面,對環境影響較小,根據《科學》雜誌2018年報導,生產一公升牛奶需要628升水,相比之下,生產同等份量的杏仁奶需要371升水、米漿需要270升水,而燕麥奶僅需要48升水,豆漿則只需要28升水。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指出,畜牧業占全球探排14.5%,但比起環境因素更強有力的驅動原因是全球有四分之三人口有乳糖不耐症,選用植物奶可避免身體不適。
這波成長中亞太地區佔最大比例,2030年可上看近650億美元,遠高於2020年的135億,主要的的原因就是該地區人口將突破50億大關,高密度人口對於蛋白質的需求造成資源壓力,進而促進對於蔬食替代品的廣大需求。此外亞洲亦能帶動近六成植物奶製品的需求。
Bartashus, J. & Srinivasan, G. (2021). Plant-Based Foods Poised for Explosive Growth.
(Bloomberg Intelligence)
Accessed:Plant-based Foods Market to Hit $162 Billion in Next Decade, Projects Bloomberg Intelligence
〈植物性飲食銷售將迎來爆炸性成長〉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永續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