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食力報導 作者:陳惟華博士醫師/英國牛津大學神經學博士、癌症關懷基金會蕫事、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前院長
這裡所謂的天選之人是指有能力可以中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其特癥是病毒核酸檢測從來都是陰性,血中也沒有任何新冠病毒的抗體。顯然他(她)們不是依靠後天免疫的中和抗體來保護自己,這與疫苗誘發中和抗體保護力的概念大相逕庭!
倫敦學院大學發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發現,免於感染的關鍵在於建立體內豐富的「記憶T細胞」!因為能夠及時中斷新冠病毒感染而不會染疫的所謂「天選之人」,靠的就是體內擁有預先存在較多、較強的多特異性「記憶T細胞」,這些記憶T細胞主要是針對新冠狀病毒內部的核衣殼(nucleocapsid)來反應,而不像確診者的T細胞是針對病毒的外部結構的「刺突蛋白」去反應。
由於針對新冠病毒核衣殼的這些記憶T細胞,能夠交叉辨識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因此很可能是來自過去曾感染過冠狀病毒的普通感冒的結果。由於冠狀病毒的普通感冒很常見,因此大部分人被感染之後體內應該都有這些記憶T細胞,不過這些天選之人擁有更多、更強的記憶T細胞。當感染冠狀病毒感冒在得到控制後,那些針對感冒冠狀病毒的特異性殺手T細胞大多數都發生凋亡,只留下一些穩定的記憶T細胞群,可賦予終生的免疫力。所以,免於感染的關鍵在如何能夠增加體內的記憶T細胞的數量和功能!
飲食和營養狀況是記憶T細胞的主要調節因子,目前研究已知某些飲食方案可以增強記憶T細胞的發育和功能。
1. 「高纖維飲食」可促進記憶T細胞的發育和功能。CD4+和CD8+記憶T細胞的發育需要腸道微生物群來消化分解膳食纖維,產生短鏈脂肪酸,尤其丁酸鹽可以促進特異性T細胞被誘導成為記憶T細胞所必需的過程—-粒腺體氧化代謝產生ATP能量。
2. 在沒有營養不良的情況下減少熱量的攝取(所謂的「限制熱量」)會促進記憶T細胞反應的功能,例如限制熱量增強了流感病毒特異性的記憶T細胞之增生和產生細胞因子(能破壞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的能力。
其實,植物性飲食(健康蔬食)就是高纖維、低熱量的飲食,可以讓您在每次感冒之後都能有效地形成記憶T細胞,結果不但增加了體內記憶T細胞的數量,而且也強化記憶T細胞的反應功能。日後一旦遇到新冠病毒入侵之初,這些針對冠狀病毒核衣殼的記憶T細胞就會快速增生,並增加干擾素α的分泌,因而能及時中斷新冠狀病毒的感染。這就是為什麼哈佛大學等的研究報告,顯示蔬食的飲食模式能夠顯著地減少9-20%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這與植物性食物攝取量的多寡有關。再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的研究報告,發現素食能顯著地降低73%染疫後轉為中重症的風險。因此,無論是否有確診過,只要您願意改採以植物為主高纖維、低熱量的健康蔬食,您也可能成為能夠中斷新冠病毒感染的天選之人啊!
【參考文獻】
1. Acute and postacute sequelae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reinfection. Nat Med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2051-3
2. Pre-existing polymerase-specific T cells expand in abortive seronegative SARS-CoV. Nature 601, 110–117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186-8
3. How do people resist COVID infections? Hospital workers offer a hint. Nature 599, 543 (2021).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1-03110-4
4. Cross-reactive memory T cells associate with protection against SARS-CoV-2 infection in COVID-19 contacts. Nat Commun 13, 80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7674-
5. Dietary Regulation of Memory T Cells. Int J Mol Sci. 2020 Jun; 21(12): 4363. doi: 10.3390/ijms21124363
6. Impact of Diet and Nutrition on Memory T Cell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and Function in the Context of Healthy Immune System. Acta Scientific Nutritional Health 6.8 (2022): 142-154. DOI: 10.31080/ASNH.2022.0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