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公司領頭 金管會:ESG揭露帶動轉型 為永續經濟訂立指標 「參考指引」納農林產業

文 / 豐年雜誌 撰文╱游昇俯 攝影╱吳尚鴻

位於彰化溪州的尚水農產公司透過保價契作友善農產,近年提供企業認養稻田、實踐ESG行動。(攝影╱黃毛)

在聯合國2004年《WHO CARES WINS》報告中,首次提到ESG一詞作為評估企業是否邁向永續發展的指標,並在聯合國2005年所發布的《責任投資原則》(UN PRI)文件中正式使用,將ESG納為投資決策可具體評估的觀點。

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說,企業績效不佳,投資人便不願投資,金融業過去可能依據貸款人信用狀況、資金用途等「5P原則」審核放款,轉而逐漸重視ESG相關評比如道瓊永續指數(DJSI)、明晟永續指數(MSCI ESG)等;因為金融業資金的影響力很大,國際間也大多透過掌握投資人的影響力,以綠色金融推動企業重視ESG。

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指出,上市櫃公司帶頭揭露ESG相關資訊,可望帶動供應鏈轉型。

CSR轉型ESG 外銷產業已受市場壓力

蘭花是臺灣重要外銷農產品之一,產業近年也關注國際ESG潮流發展。(攝影╱陳彥尹)

近年氣候變遷下,乾旱頻率提升,國內因此推動高粱等旱作雜糧栽培。(攝影╱王志元)

上市櫃公司領頭編製永續報告書 帶動供應鏈產業永續轉型

程國榮指出,因為重大食安、公安事件,金管會要求食品、化工、金融產業及餐飲收入占50%以上的企業,不分規模大小,均須編製CSR報告書;並依企業實收資本額為100億元以上、100億至50億元、50億至20億元,分年逐步要求企業編製永續報告書,今年起納入20億元以下規模、意即全體上市櫃公司均須編製,並於8月底完成申報。

2023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營業收入達39兆3,102億元,相對中小企業銷售額為28兆7,603億元,上市櫃公司的影響力從此可見一斑。2024年底國內上市櫃公司家數已成長至1,869家。

中華電信公司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從2022年起推動植樹造林計畫,作為企業ESG具體行動。(圖片提供╱中華電信公司)

ESG揭露接軌國際 明年資本額百億企業適用IFRS準則

提升永續報告書品質防「漂綠」 明年舉辦首屆「ESG評鑑」

為了確保永續報告書的品質,金管會輔導上市櫃公司為編製流程建立控管機制;食品、化工、金融及餐飲收入占50%以上等企業的報告書,還須經過第三方確信(assurance),包括依照GRI準則所揭露重大主題的部分指標及溫室氣體盤查等內容,須請會計師確信。

「永續報告書看的是企業長期的永續政策及行動方案。」程國榮說,企業需有實際行動才能揭露,但企業選擇採取哪些ESG行動,應有公司整體的政策、風險評估作綱領,與營運活動貼近,例如企業營運可能涉及森林開發,因此嘗試透過植樹造林,彌補公司營運對森林造成的衝擊,而非無來由地投入捐助養老院等孤立的ESG行動,就可避免「漂綠」疑慮。

ESG行動應與企業活動相關,如台糖公司永續報告書提出「低碳種蔗」策略。(圖片提供╱台糖公司,攝影╱陳立祥)

ESG行動應與企業活動相關,如台糖公司永續報告書提出「低碳種蔗」策略。(圖片提供╱台糖公司,攝影╱陳立祥)

台糖公司推動以製糖產生蔗渣、濾泥等副產物回歸田間,增加土壤碳匯。(圖片提供╱台糖公司,攝影╱陳立祥)

為企業經濟活動定永續指標 引導金融業資金支持

金管會輔導國內企業落實ESG資訊揭露接軌國際,三大推手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中)及證券期貨局證券發行組副組長程國榮(右)、會計審計組組長林秀美(左)。

【參考資料】

農傳媒豐年雜誌

不想錯過最新精彩內容嗎?現在就訂閱!

近期文章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